【学会新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癌与肝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五次学术会议暨结直肠癌肝转移MDT大讲堂顺利召开
2024年11月9日至10日,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癌与肝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五次学术会议暨结直肠癌肝转移MDT大讲堂在广州成功举办。此次盛会由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主办,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癌与肝转移瘤专业委员会承办,汇聚了国内肝癌与肝转移瘤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共同聚焦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新诊断与治疗进展,开展了一场跨学科、多维度的学术交流盛会。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参会人员135人,线上观看人数达6900人次。
会议于11月9日下午14:30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斌奎教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副会长刘卓炜教授为大会开幕式致辞,代表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专委会一年来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元云飞教授致辞,高度肯定了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在传递肿瘤学资讯、促进医学同仁交流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由衷感谢各位参会嘉宾对大会的支持。元云飞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结直肠癌肝转移是肝脏肿瘤中常见且重要的病种,但在我国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之间的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届年会将重点聚焦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规范诊疗,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议,推广和传播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旨在提高肝转移瘤的诊治水平,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学术环节
学术环节由来自国内结直肠癌肝转移领域的知名教授进行两天的主题讲座,第一场于11月9日下午14:30开始,首先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陈功教授从结直肠外科的视角,介绍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概述,分别从初始NED及初始不可NED两类结直肠癌肝转移类型,介绍了治疗新策略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布局以及转化治疗的思路和策略,并重点强调了免疫治疗时代在肠癌及肝转移癌转化治疗中的新思考。
随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脏外科李斌奎教授从肝脏外科的视角,介绍了以NED为目标的肝转移癌治疗策略,分享了多发CRLM患者治疗策略,影像消失病灶的处理,肝转移瘤术中处理的病灶定位、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消融的临床应用经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暨肝脏移植中心的李华教授,从肝移植的视角,梳理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肝移植治疗的近年来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指出肝移植作为永久不可切除的仅肝脏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新方法,在患者入选标准及肝移植术式选择方面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仍有优化空间。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张嵘教授分享了肠癌肝转移影像诊断与疗效评价经验,从临床实践角度关注不典型病灶的多影像结合诊断,尤其是化疗肝损伤再生结节等非肿瘤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范卫君教授团队的沈露俊教授分享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消融治疗策略,探索消融安全边界、消融的时机,以及消融结合手术策略在多发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
第二场学术环节于11月10日上午8点开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宏教授分享了MDT指导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国家癌症中心策略与实践,从精准分子检测、手术切除策略的选择、手术切除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局部治疗手段的进步等四个结肠癌肝转移热点问题分享了其诊疗经验。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李宇红教授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肿瘤的内科治疗策略进行的介绍,结合国内外临床试验及本院开展临床试验结果,梳理初始NED患者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初始不可NED患者中转化方案的选择策略以及不可转化患者内科治疗的重要价值。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王峰教授分享了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进展,从MSI-H/dMMR和MSS/pMMR两类患者人群介绍了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晚期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分享其团队取得的临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邹如海教授中介绍了超声造影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尤其是术中超声造影相较于MRI和常规超声在提高病灶检出率中的临床价值。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高远红教授分享结直肠癌肝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相关技术和临床应用,尤其是磁共振引导肝脏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的临床经验,展示放疗高效低毒治疗肝转移瘤的优势。
学术的最后环节由分别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黄俊教授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龚远锋教授带来两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MDT 病例讨论,展示多学科综合治的临床实战病例,来自国内多个中心的肝胆领域专家在讨论环节中纷纷提出不同见解充分交流,现场讨论氛围十分热烈,学术气氛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