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4年肺癌多学科诊治进展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学会新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4年肺癌多学科诊治进展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2024-06-18 17:56:03 浏览:721

众所周知,肺癌已经进入精准防治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新时代,各种新进展,新理念,新方法日新月异,精彩纷呈,催生肿瘤诊治领域革命性进展,单一科室在肺癌诊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向纵深发展,学科越发细化的今天,更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团队彼此之间的支持,协作与交融。多学科防诊治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医生成长必需以及患者就医需求而产生的,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有重要意义。


Part.1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为进一步提高省内肺癌多学科防诊治水平,促进省内各单位青年专家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学术交流,2024年5月25日,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4年肺癌多学科诊治进展学术会议在深圳召开。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副会长姜文奇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科主任导师张力教授,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曼霞女士,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树滨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大内科主任常建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肿瘤科主任汪波教授以及来自省内外多家医院的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呼吸科、病理科、影像科等中青年专家参加。大会在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慧女士主持下拉开帷幕。首先,由省临医会姜文奇副会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树滨教授分别进行开场致辞。

姜文奇教授介绍了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概况,目前学会已成立66个专业委员会,建立了培训学院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其中搭建临床医学研究平台、推进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是学会的特色及工作重心。学会将青委会作为二级协会,希望给省内青年专家提供更好更高的平台,帮助联结医院间,医院与企业等合作,促进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希望各位中青年专家借助肺癌青委会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临床协作,为推动广东省肺癌防诊治工作做出贡献。


▲姜文奇教授致辞


张力教授指出,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肿瘤专科能力建设及对中青年医生、基层医生的培养。肺癌作为我国“头号肿瘤杀手”,一直备受关注,领域内相关研究进展迅速,希望借助肺癌青委会的平台,推动肺癌诊疗规范,实现多学科综合治疗,促进肺癌基础和临床的转化,推广肺癌临床研究理念,共促省内各地区间肺癌诊疗与临床研究的发展,最终造福广大肺癌患者。


▲张力教授致辞

王树滨教授对青委会将肺癌防控早诊及多学科综合诊治列为工作方向表示肯定,目前癌症防治关口前移已是各界共识,癌症的预防,早筛早诊与后期的多学科治疗同等重要,希望大家借助青委会的平台,汇聚起肺癌早筛早诊的跨领域、多学科的专业资源,为肺癌专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生力量。


▲王树滨教授致辞


接着,由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曼霞女士宣读关于同意成立“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的批复。

▲吴曼霞常务副秘书长宣读学会批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教授代表专委会介绍了第一届肺癌防诊治青委会的筹备过程及工作计划,他首先感谢学会领导的信赖和支持,以及筹备组前期的付出,专委会将以“患者获益,个人成长,学科发展”为目标,从“建平台,促进交流;促成长,扩大影响;树规范,惠及患者;促协作,开展研究”四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院级MDT交流,在临床研究、科研教学、指南规范、基金申报、职称晋升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各医院肺癌学科的发展和青年医生能力的提升。

随后,在监票人、计票人、唱票人的公证下,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委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覆盖省内19个地级市,共计94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50%。会议选举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教授为第一届主任委员,覃涛、洪少东、肖林等8人为副主任委员,周凤睿为秘书。同时荣幸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担任首届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树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常建华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汪波主任担任专委会顾问。具体名单如下: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授牌仪式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名誉主委、顾问授牌仪式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Part.2 2024年肺癌多学科诊治进展学术会议

成立大会结束后,进入精彩的学术会议,本次学术会议围绕精心设计的四大专题、邀请了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展开精彩的主题报告及经验分享,探讨最前沿的临床与科研话题,现场学术气氛热烈。

 学术环节一:肺癌多学科诊治进展

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林立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陈少斌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万明辉教授,江门市中心医院肖林教授担任主持,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洪少东教授分享了“2024年ELCC晚期NSCLC治疗热点集萃”,从NSCLC的经典突变到罕见突变,从靶向治疗,ADC到免疫治疗,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学术进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谢绚教授带来“2024年NSCLC围术期治疗进展和探索”专题,详细阐述了围术期靶向及免疫治疗进展,并针对临床的难点“EGFR突变围手术期治疗如何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南方医院的黄振华教授解读了“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从骨转移的发生机制,诊断流程以及治疗规范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强调了MDT及全程规范管理对于骨转移诊治的重要意义。来自深圳龙岗区人民医院吴大英教授,汕头中心医院杨彦龙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林辉教授针对肺癌的最新进展及多学科诊疗展开讨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学术环节二:青年医生成长论坛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振国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吴小亮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叶达伟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高静教授分享了“如何基于临床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她强调了转化研究的开展模式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向青年医师传递转化研究中小标本大用途,积少成多,重视合作的理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文华教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临床医生如何‘玩’转科研”,以“借刀杀人”、“万箭齐发”和“无中生有”形容科研的三个阶段,通过自身实例展示如何发现临床科研转化的创新点,如何收集及挖掘临床数据,并激励青年医生应善用新的方法,寻求跨学科合作。来自深圳湾实验室孙坤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李华明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周紫薇教授结合青年医师科研成长的问题与讲者及主持人展开热烈讨论。最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方文峰教授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肿瘤科主任汪波教授及对上半场学术活动进行总结。方文峰教授强调了临床与转化研究的重要性,并鼓励在场的青委们积极参与IIT研究,共同推动肺癌精准及多学科治疗的发展,汪波教授勉励青委会成员充分利用协会的培训学院及临床研究中心的资源,努力提升自己,开展各方面合作。



 学术环节三:临床研究经验分享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王哲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钟海教授担任主持,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方文峰教授结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团队经验,分享了“EGFR细分亚型的临床与转化研究”,阐述了不同靶点EGFR经典突变与非经典突变,EGFR-20ins 突变,EGFR-18号外显子突变(18del)的临床研究设计思路并分享中肿开展相关研究的经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覃涛教授分享了该院的“实体瘤早期临床研究开展”,着重介绍I期临床研究及泛癌种临床研究,包括LIV1等靶点在内的新型抗体偶联化疗药物研究和瘤内注射等特殊用药方式研究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周凤睿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姜波教授表示收获匪浅,并与讲者及主持人就临床医生如何开展IIT临床研究及泛实体肿瘤早期新药研究展开热烈讨论。



 学术环节四:病例展示,多学科讨论

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莫建明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科峰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谢锐文教授主持。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巫丽莎教授分享了“NSCLC肺癌围手术期MDT病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张锦亮教授带来“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膜转移综合治疗病例”,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春辉教授分享“罕见突变(MET14跳突)ⅢA期NSCLC多学科治疗病例”。该环节由汕头中心医院许鸿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黄楚坚教授,粤北人民医院赵利平教授,东莞东华医院文习武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李学莹教授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结合指南及临床研究的最新结果,对以上病例的诊疗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会议最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医院大内科主任常建华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放疗科主任刘雅洁教授,肿瘤内科吴?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常建华教授寄语肺癌青委会的委员们利用好协会的平台,把多学科防诊治的理念带到各级医院,充分利用青年医师的优势,将最新的生物技术,统计方法应用到肺癌的临床转化研究中,通过协同合作产出更多的成果。刘雅洁教授指出,多学科专委会汇集了省内各地区各级别的肿瘤内外科,放疗科医生及相关辅助科室临床医生,基础研究的专家,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希望委员们通过强强整合,聚焦肺癌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协作,针对临床转化等前沿热点,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吴?教授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及老师给予的宝贵建议和鼓励,让青委会行动有方向,前进有动力,接下来将会努力做好组织服务工作,利用好临医会的平台,让青委会成员们快速成长,成为具有“全科视野,专科深度”的肺癌领域专科医师,并通过密切的多学科、跨专科、跨领域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各种临床转化研究及新技术的应用,为省内肺癌多学科防诊治的发展贡献青年的力量。


【随机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