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2023年广东省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暨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湛江成功召开

【学会新闻】“2023年广东省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暨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湛江成功召开

2023-07-03 10:04:10 浏览:1089

由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广东省抗癌协会主办,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承办,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协办的2023年广东省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暨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年会于 2023年6月17日下午在湛江花园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关注肿瘤免疫治疗难点,共享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通过临床与基础机制的联合报告,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分享学术成果和经验交流的专业平台。本次会议采用主旨演讲方式,以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共同探讨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问题。大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会人员展开了异彩纷呈的沟通交流,为同道们奉献了一场高水平学术盛宴,会后观众表示参与本次会议收获颇丰!

 Section 1 、开幕致辞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 陈筱潮教授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唐方明教授


在开幕式中,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副会长陈筱潮教授做大会致辞,回顾了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初衷,表达了对学科建设的建议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唐方明院长对本次的会议议程地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表达对本次会议成功举办的祝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中心张晓实教授对广大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同道的参会与支持,提出肿瘤免疫治疗在目前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临床中仍然存在较多疑难问题和尚未探索的领域。本次会议关注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的难点和基础研究的探索,对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Section 2 主旨演讲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晓实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中心张晓实教授通过回顾肿瘤治疗重要历史节点,强调了肿瘤免疫治疗里程碑的性质和重要意义,并对本次会议的内容安排进行了解释,大会关注点主要着眼于肿瘤免疫治疗临床与基础的融合,以及肿瘤免疫治疗当前存在的难点,对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未来学会的工作进行了规划:1、整合资源,促进地区间、专科间学术交流及合作;2、大力开展医学科普宣传,助力健康中国建设;3、促进黑色素瘤诊疗中心建设:深圳、惠州、阳江;4、组织开展临床研究,指导临床实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周鹏辉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周鹏辉教授从基本原理出发,讲解了T细胞抗肿瘤免疫过程,而细胞免疫治疗的工作重点就是疏通各种阻碍T细胞杀伤功能的关键节点。针对当前TCR-T细胞治疗面临的瓶颈,周鹏辉教授课题组通过高通量测序阐明了肿瘤微环境的抑制机制,针对性地改造T细胞,使其在实体肿瘤中也能长期、高效地执行杀伤功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邝栋明教授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邝栋明教授从“B细胞在肝癌侵袭边缘聚集提示不良预后”这一临床现象出发,不断提出科学问题,抽丝剥茧地向我们展示了体液免疫如何参与抗肿瘤免疫,并且B细胞产生的抗体会根据不同的肿瘤治疗策略形成反馈机制,对肿瘤治疗疗效产生影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丁娅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娅教授介绍了中国恶性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从Keynote 001、002、006至151临床试验结果阐述了帕博利珠单抗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应用历程。丁娅教授指出,帕博利珠单抗一类的PD-1抗体免疫疗法,显著提升了全球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特别是以皮肤型为主的欧美人群中获益明显。然而,中国患者以肢端型和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为主,PD-1抗体尽管显现出比既往传统治疗更优的效果,但对比皮肤型黑色素瘤仍有一定的疗效差距。因此,中国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需要继续寻找更加精准和敏感的针对性治疗方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李丹丹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丹丹教授介绍了CTLA-4抗体的作用机制及开发历程,并从分子机制层面探讨了已上市的CTLA-4抗体的临床价值及局限性。李丹丹教授根据不同的临床研究概述了CTLA-4抗体的致敏性(“雷管效应”)、长效性等临床价值。同时介绍了CTLA-4抗体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疗效与毒性的难以平衡以及单药效应的有限性。为此开发的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如KN046虽然保留了ADCC效应以确保疗效,但两个抗体的起效剂量难以均衡,同时也有更高的毒性风险。此外,CTLA-4抗体的局部用药也作为减少毒性的一种有效的给药模式。总体而言,CTLA-4抗体问世即高点,高开低走,目前在新技术、新机制的双重推动下,仍在创新开发的热门行列。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张力元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力元教授带来了布拉格系列研究的精彩汇报。从布拉格1.0的设想到如今的布拉格7.0临床试验开展,由放疗的“增量”途径作为基础,以鸡尾酒治疗模式,在试验患者中显现出“狠、快、绝、易”四大特点,即布拉格研究具有挑战高负荷肿瘤的狠劲、快速起效、适用于特殊分型肿瘤以及操作容易的特点。布拉格研究纳入的患者均为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多发转移实体瘤,对这些难治性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疾病控制作用,毒副反应不大,耐受性良好,有希望成为末线肿瘤患者的挽救治疗。最后,张力元教授认为,在免疫治疗时代,精准放疗更多地起到“药引子”作用,但这也是布拉格研究以及其他组合治疗模式中十分关键的环节。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沈露俊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沈露俊教授带来的讲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动脉灌注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和探索。沈露俊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PD-1/PD-L1/CTLA-4抗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动脉灌注的作用模式,随后通过介绍多个不同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动脉灌注治疗临床案例,展示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动脉灌注得较好疗效。动脉灌注PD-1/PD-L1抗体在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看来有可能达到高效低毒的效果,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去论证动脉灌注PD-1/PD-L1/CTLA-4抗体的药代动力学及有效性。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李婧婧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婧婧教授阐明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尤其是伴有BRAF V600突变的患者预后差;泰菲乐+迈吉宁双靶狙击,使晚期患者加倍获益。强调了泰菲乐+迈吉宁作为BRAF V600突变黑色素瘤患者一线治疗的金标准。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文习之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文习之教授基于东西方黑色素瘤的临床亚型、基因特点、对治疗的敏感性和预后与西方人群差异巨大,分享了特瑞普利单抗在针对黑色素瘤不同亚型和不同治疗阶段展开的全面探索。

 Section 3 、讨论环节

徐闻县人民医院王会清教授分享讨论了一例BRAF V600E突变黑色素瘤患者术后脑转移,因未规律口服双靶治疗导致病情进展加重的病例。湛江南油医院赵崇瑜教授分享讨论了一例肢端恶黑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老年患者,BRAF野生型,予拓益240mg q3w治疗半年后,出现肺和腹壁转移,患者不愿化疗,后续治疗方案如何?文习之教授回答针对这类免疫继发耐药的患者,若非快速进展,且不愿化疗,可在单免基础上加用抗血管生成药如阿昔替尼、仑伐替尼;或联用CTLA-4抗体等。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吴正蓉教授从临床病理和疾病诊断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在目前精准治疗时代,二代测序NGS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了疾病诊断及基因分型是正确有效治疗的前提。最后,李婧婧教授回答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关远祥教授关于双靶服药期间若部分病灶增大且需要手术时,是否需要停药的问题。


 Section 4 、主旨演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小伟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小伟教授提出近年来研究者们多聚焦于肿瘤原发灶和/或转移灶的免疫微环境、免疫逃逸机制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研究,而尚未深入探索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s, CTCs)具体转移机制,表明了目前仍缺乏针对CTCs的治疗策略。刘小伟教授团队大量基础研究结果阐明了CTCs独特的免疫逃逸机制(RGS18→AKT/GSK3β→HLA-E:CD 94/NKG2A),发现阻断HLA-E后可显著抑制肿瘤转移并延长生存,为通过靶向CTCs抑制肿瘤转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拓展了NKG2A抗体的临床应用范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丁娅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丁娅教授分享了免疫治疗耐药的定义及概念,系统介绍了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ITC)免疫耐药工作组的免疫耐药共识,有助于规范统一临床研究受试者入组、分层及统计设置,以避免后续临床试验疗效的假阳性误判。同时,明确免疫耐药定义可能也有助于增加后续不同临床试验的结果的可比性。

 Section 5 、讨论环节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华林教授表示对于循环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学习颇多,强调了明确免疫耐药定义的重要性,表示多个维度了解免疫耐药有助于临床实践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更换。刘小伟教授回答了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磊教授关于原始CTCs鉴定、CTCs与各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比例、CTCs内吞血小板的特征等问题。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袁乐中表示循环肿瘤细胞独特的免疫逃逸机制及HLA-E的鉴定对治疗方案存在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学习并明确免疫耐药的定义至关重要。刘小伟教授、丁娅教授回答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金平教授关于CTC与各种免疫细胞如NK细胞结合形成细胞簇的观察、NKG2A抗体阻断情况、关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等基础研究结合临床免疫耐受共识是否也有助于患者分层等问题。


 Section 6 、主旨演讲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隋峭崎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隋峭崎教授分享了炎症对MSI-H结直肠癌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意义,系统介绍了MSI-H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现状及抗炎治疗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表明了目前分析肿瘤微环境流程较复杂,临床上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有助于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发表了炎症联合NLR能够进一步帮助识别免疫治疗抵抗人群的见解。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晓实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晓实教授分享了免疫治疗时代局部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价值,系统介绍了肿瘤疫苗、溶瘤病毒、放疗、电场治疗、介入(PD-1/CTLA-4抗体动脉灌注)等局部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数据,表明了未来仍需开展相应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


 Section 7 、讨论环节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郑文滔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隋峭崎教授关于炎症反应与MSI-H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疗效关系的表示获益良多,同时感谢张晓实教授的分享,局部治疗在免疫治疗快速发展时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张晓实教授回答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胡海教授关于不同癌种免疫治疗前免疫评估是否能借鉴及是否选择免疫治疗的问题。隋峭崎教授回答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张红雨教授关于炎症-免疫治疗和肠道菌群-免疫治疗两个研究方向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隋峭崎教授回答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涵英医师关于研究中NLR时间点选择、中性粒细胞发挥免疫治疗抵抗的机制是什么、本研究中单核-巨噬细胞是否有进行相应探索等问题。隋峭崎教授回答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赵艳教授关于临床实践中NLR较高的患者如何管理的问题。张晓实教授回答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赵艳教授关于肿瘤患者免疫治疗期间如何使用抗生素、是否能用抗生素、局部治疗中是否预防使用抗生素等问题。

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广东省内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临床专家和科研学者汇聚一堂,从临床关注问题出发,集思广益,探讨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多学科合作模式,进一步推进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多学科交流及院际合作,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发展与展望。


【随机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