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鼻咽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代表大会暨鼻咽癌前沿进展峰会隆重召开
由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所承办的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鼻咽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代表大会暨鼻咽癌前沿进展峰会于2021年11月12日-13日在广州圆满召开。
△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鼻咽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代表大会合影
第二次委员代表大会
2021年11月12日下午,“鼻咽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代表大会”在广州正式召开。会议首先由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文奇教授进行致辞。随后,鼻咽癌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对2021年度专委会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22年的工作计划与目标进行了展望,强调要在学会建立的“华南名医联盟-会诊合作交流中心”等多个合作平台上,加强各地区医院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科发展。并宣布了鼻咽癌康复与营养支持学组成立,学组由罗东华担任康复与营养支持学组组长,范育英、万桂芳担任副组长,组员共42人。





鼻咽癌前沿进展峰会
2021年11月13日早上8:30,鼻咽癌前沿进展峰会正式开始,在专委会副主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人事处处长陈秋燕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大会主席麦海强教授、名誉主任委员李咏梅教授、顾问曾木圣教授分别进行了会议致辞。随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曾木圣教授介绍了“鼻咽癌EBV感染: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易俊林教授总结了“鼻咽癌综合治疗的证据与争议”,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李咏梅教授探讨了“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贝锦新教授介绍了“鼻咽癌异质性的分子基础”。会议的第二章节由浙江省肿瘤医院的陈晓钟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杨坤禹教授分别介绍了鼻咽癌靶向及免疫治疗,和儿童鼻咽癌的研究进展;随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黄晓明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李苏教授分别分享了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坏死,及放化疗后粒缺发热的诊疗经验。
本次会议聚焦鼻咽癌的临床和转化研究,邀请国内鼻咽癌领域著名的学者,围绕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分子靶点、治疗进程、精确放疗、免疫治疗等的最新进展,共同讨论学术前沿问题,交流科研心得,与会嘉宾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术气氛浓郁。








分会场
11月13日下午,热烈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在三个分会场中继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三个分会场分别聚集了鼻咽癌的三个热点话题:复发/转移鼻咽癌专场;放射治疗与人工智能专场和康复与营养支持专场。分会场一重点探讨了复发鼻咽癌的治疗策略,和转移鼻咽癌的局部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相关进展与诊治经验;分会场二围绕鼻咽癌的放射治疗,重点分享了多家医院的鼻咽癌治疗经验,并对人工智能在靶区勾画中的应用前景做了介绍;分会场三聚焦于营养与康复,强调了鼻咽癌全程营养管理的重要性,讨论了鼻咽癌相关后遗症,如吞咽障碍、颌骨骨髓炎、放疗后脑损伤等的诊断与处理经验。
尽管由于疫情的原因,部分讲者无法亲临现场授课,他们仍通过会议直播在线上进行了授课并参与了讨论??这其中有来自湖南省肿瘤医院的金和坤教授讲授了《复发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的王孝深教授和来自福建省肿瘤医院的林少俊教授分别分享了各自医院的鼻咽癌放疗经验;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仁生教授介绍了《肿瘤放疗营养支持与通路》;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黄志权介绍了《鼻咽癌放疗所致颌骨骨髓炎的处理》等。各个会场中讨论氛围浓郁,讨论专家结合各自专业的经验畅所欲言,时不时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学会和主委所在医院的支持与努力,也得到各位委员和社会人士的帮助和关爱。期待鼻咽癌精准治疗专委会以学术作为纽带,为鼻咽癌的防诊治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力争成为影响广泛、彰显价值,推动鼻咽癌精准治疗的发展,在未来为广东省鼻咽癌诊治的规范化以及积极推广现代新技术和提高诊治水平作出更多的贡献。